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张强锋课题组和斯坦福大学howard chang实验室合作揭示细胞内rna结构动态变化和调控-凯发k8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张强锋课题组和斯坦福大学howard chang实验室合作揭示细胞内rna结构动态变化和调控-凯发k8

2019-03-20 20:52:52

2019年3月18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强锋课题组和斯坦福大学howard chang实验室在《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哺乳动物不同细胞组分rna结构图谱》(rna structure maps across mammalian cellular compartments)的研究论文。

rna结构是转录后调控的基础,对于rna的合成(即转录)、加工(包括剪切、修饰等)、转运、翻译和降解等过程都起着重要调控作用。2015年howard chang课题组在《自然》杂志发明的技术icshape可以高通量地获取整个转录组的rna结构。但是,之前的研究测得的是细胞内所有rna的平均结构,不能区分不同空间分布的细胞组分间rna结构的差异。

本研究通过整合亚细胞分离技术与高通量rna探测技术icshape,解析了来自于人类和老鼠的两个不同细胞系染色体上,细胞核内与细胞质内三个组分的rna结构。研究比较了不同亚细胞定位的rna结构,并建立了rna结构动态变化的位点图谱。通过关联研究,系统性分析了不同类型rna修饰对rna结构的影响,以及rna结构和不同rna结合蛋白(rbp)结合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基于rna的结构变化,将rna的n6-甲基腺苷修饰(即m6a)的阅读器蛋白(reader)分成直接和间接阅读器(即结构阅读器)蛋白,以及阅读器和拮抗阅读蛋白。论文最后对新发现的m6a拮抗阅读蛋白lin28a进行了验证。

图1. 通过亚细胞分离获取不同细胞组分高精度的rna结构组

 

这项研究突出了rna结构的动态变化特性,及其在基因调控中的功能意义。并深入解析了rna结构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特别是其与rna修饰、rbp结合之间的相互关系。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强锋研究员和斯坦福大学howard chang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孙磊,斯坦福大学皮肤病学系博士后furqan fazal,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李盼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其他作者包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磊,黄文泽,斯坦福大学james broughton, byron lee和eric kool。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中心等基金,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arnold o. beckman博后基金等资金资助。

 

 

论文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