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凯发k8
-
31 mar
生命学院王新泉和医学院张林琦课题组合作在《自然》发文揭示新冠病毒侵染细胞的结构…
2020年3月30日,《自然》杂志以“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方式在线发表了题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受体ace2复合物的结构”(structure of the sars-cov-2 spik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bound to the ace2 receptor)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新泉和医学院张林琦课
-
26 mar
生命学院时松海和史航课题组在《nature》发文揭示中心体调控大脑皮层发育的崭新机制
3月25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时松海教授和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史航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心体的锚定调控神经前体细胞特性和大脑皮层的形成”(centrosome anchoring regulates progenitor properties and cortical formation)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中心体调控哺乳动
-
09 mar
黄善金课题组揭示自交不亲和花粉管中微丝动态变化的分子基础及调控机制
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殖隔离机制,通过阻止自交促进异交保证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植物进化和适应环境。在作物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根据遗传控制特性,自交不亲和性可以分为配子体自交不亲和和孢子体自交亲和两种类型。罂粟的自交不亲和性属于配子体自交不亲和。目前其分子控制机制已经清楚,即柱头通过分泌一种叫prss蛋白和花粉表面的prps蛋白互作引发花粉自交不亲和反
-
04 mar
生命科学学院刘玉乐研究组在《plant cell》期刊发表论文报道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βc1…
2020年2 月 13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玉乐研究组在国际著名杂志《植物细胞》(plant cell)在线发表题为”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βc1蛋白通过干扰自噬基因atg3与gapc间互作而激活植物细胞自噬”(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al betasatellite encoded βc1 induces autophagy by disrupting the in
-
20 feb
生命学院朱听课题组报道镜像5s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的合成与组装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朱听课题组于2020年1月21日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杂志发表题为“镜像5s核糖核蛋白复合体”(mirror-image 5s ribonucleoprotein complexes) 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利用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合成与组装镜像5s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的过程。 ...
-
20 feb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院士课题组在《自然》发文报道盐泽红藻藻胆体2.8分辨率…
2月19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院士课题组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盐泽红藻藻胆体能量传递的结构基础”(structural basis for energy transfer in porphyridium purpureum phycobilisom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盐泽红藻藻胆体的2.8 ?分辨率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为揭示藻胆体中的能量传递机制提供了结构生物学基
-
14 jan
生命学院李雪明课题组在细菌curli菌毛生成系统的结构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0年1月13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雪明研究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urli菌毛生成系统的组装和底物识别”(assembly and substrate recognition of curli biogenesis system)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细菌curli菌毛生成系统(也称细菌八型分泌系统)膜上通道复合物的近原子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