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凯发k8
-
10 aug
刘万里组在《science signaling》发文报道b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免疫突触内机械牵引力…
2018年8月8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研究组在《science signaling》期刊在线发表了名为《b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牵引力的起源、动态特征和功能》 (profiling the origin, dynamics, and function of traction force in b cell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b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免疫突触内产生牵引力的详细特征
-
03 aug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鲁志课题组发文报道核糖体分析研究的新算法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鲁志课题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方法学论文题为《核糖体分析数据降噪处理及细胞翻译动态性特征的描述》(ribosome elongating footprints denoised by wavelet transform comprehensively characterize dynamic cellular translation eve
-
03 aug
清华大学杨茂君教授研究组在《细胞研究》发表论文首次报导人源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完…
2018年7月20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茂君教授研究组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14个亚基组成的人源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完整结构》(structure of the intact 14-subunit human cytochrome c oxidase)的研究论文,首次报导了人源细胞色素c氧化酶(呼吸链复合物iv)的完整结构,分辨率达到3.3?。完整的人源细胞色
-
27 jul
潘俊敏研究组在细胞子刊《current biology》发表论文 报道纤毛组装与纤毛长度调控的…
2018年7月26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潘俊敏教授研究组在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iliary length sensing regulates ift entry via changes in fla8/kif3b phosphorylation to control ciliary assembly”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纤毛长度调控和组装是通过
-
27 jul
颜宁研究组在《科学》再发长文报道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被三种毒素调节的结构基础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又名河鲀)是饕餮们的心头好,却又因为其足以致死的毒性而令人胆战心惊,即便如此,依然抑制不住吃货们数千年来前赴后继。在河鲀毒素的化学成分为人所知之前,河鲀的毒性就已经被广泛记载,其踪迹可见《山海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在埃及、日本、墨西哥等国亦有历史记载。河鲀毒素的毒性远高于砒霜、氰化钾等,若进入血液,在小鼠中达到每公斤8微克的微量即可致死,是
-
18 jul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李蓬课题组在diabetes发表论文揭示脂滴介导的细胞器协作调控脂肪细…
2018年7月9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李蓬课题组在diabetes在线发表题为《脂滴、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通过cide-atgl-pparα通路协同作用调控脂肪细胞能量代谢》(coordination among lipid droplets, peroxisomes and mitochondria regulates energy expenditure through the cide-atg
-
17 jul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陈春来课题组发文:报道mrna二级结构的构象可塑性(conformational…
2018年7月16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春来课题组在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mrna下游假结体的构象可塑性对核糖体的动态构象和移位速率的调制》(translocation kinetics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of ribosomes are modulated by the conformationa
-
22 jun
陈国强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研究文章: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聚羟基脂肪…
2018年6月20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国强课题组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细胞的诺亚方舟:聚羟基脂肪酸酯开放式多孔微球作为一种可用于组织修复的注射型支架》(a micro‐ark for cells: highly open porous polyhydroxyalkanoate microspheres as injectable scaffo
-
12 jun
杨雪瑞研究组提出长非编码rna neat1在前列腺癌中的促癌作用新机制
2018年6月5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杨雪瑞研究组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发表长文《neat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通过cdc5l-agrn转录调控通路的促癌作用》(oncogenic properties of neat1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depend on the cdc5l-agr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ci
-
12 jun
饶燏课题组与刘万里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发表合作研究论文:利用新型蛋白质靶向…
2018年6月6日,清华大学药学院饶燏课题组与生命学院刘万里课题组合作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利用靶向protac技术克服ibrutinib耐药b细胞恶性肿瘤的全新治疗方案》(protac-induced btk degradation as a novel therapy for mutated btk c481s induced ibrut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