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凯发k8
-
14 jul
生命学院熊巍课题组揭示动物超声听觉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人类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 hz到20 khz之间,然而有些动物发展出了超常的感受和产生高频声音(>20 khz)的能力,称之为超声听觉(ultrasonic hearing)和超声发声(ultrasonic vocalization)。基于超声的听觉参与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动物行为,包括:种群内的社会交流行为,例如:幼小动物呼唤母亲的照顾、成年雄性的争斗、以及雌雄间的求偶等;这些超声发声因频率范围高于捕食者的听觉范围而可以不被天敌所探知,或者抵抗周边环...
-
11 jul
清华大学江鹏课题组揭示p53突变肿瘤细胞对一碳代谢关键酶的极端依赖性
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肿瘤细胞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或方式来满足其快速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和代谢前体物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鹏课题组近期的研究发现:尿素循环、多胺合成和天冬酰胺代谢的异常改变可帮助肿瘤细胞,特别是p53缺失或突变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或存活(li et al, nature, 2019;deng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 2020)。相较于野生型的细胞,p53缺失或突变的肿瘤细胞是否对某种代谢途径产生特异的...
-
07 jul
生命学院姚骏课题发现synaptotagmin-7通过诱发谷氨酸 自发释放参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中枢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基础,已被发现在神经发育、大脑功能稳态和神经疾病中广泛发挥作用。递质释放大致分为动作电位驱动释放和自发释放两种类型,后者虽然不依赖于动作电位,但绝大多数自发释放事件仍然由钙离子激发。过去二十多年中,研究者共发现两种在自发释放中起作用的候选钙感受器蛋白,但领域内对此两种蛋白的作用存在较大争议。因而,自发释放的机制仍然扑朔迷离。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姚骏课题组的最新...
-
06 jul
生命科学学院陈柱成课题组阐释染色质重塑蛋白alc1自抑制以及被核小体调控的机理
近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柱成教授课题组解析了alc1(amplification in liver cancer1,又名chd1l:chromodomain helicase/atpase dna binding protein 1-like)自抑制状态下的晶体结构,以及alc1-核小体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结合相应的生化实验,揭示了alc1是如何自抑制以及如何被核小体调控的机理。真核生物体内,遗传物质dna缠绕组蛋白形成染色质,处于高度凝缩状态。因此, 基因组复制、dna损伤修复和基因转录等等都受...
-
29 jun
生命学院贾顺姬副研究员合作发文揭示高尔基体来源小泡调控内吞体分裂
内吞体,作为细胞内囊泡转运的关键成员,可通过分裂、融合等形态改变精密地调控转运物质的分选,进而影响其胞内运输途径,包括进入溶酶体进行降解,抑或转运至细胞膜或反式高尔基体进行再循环利用。之前研究发现,内质网可通过与内吞体互作,从而调控内吞体的分裂,是否还有其它膜性细胞器参与调控该过程目前并不清楚。2021年6月28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贾顺姬副研究员(孟安明教授团队)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李栋研究员实验室在...
-
09 jun
rna二级结构测序新技术解析dicer结合与切割底物的rna结构基础
rna结构是rna的调控与功能的基础。过去科学家们使用x-ray晶体衍射、nmr、冷冻电镜等生物物理的手段,解析了许多rna三维结构,揭示了rna发挥不同功能的结构基础。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结合化学修饰与高通量测序开发了许多高通量探测全转录组rna二级结构的技术,并应用于rna结构与rna相关调控的功能研究中,揭示出rna结构在转录后调控中的广泛作用。张强锋课题组一直致力于rna结构的研究,将rna结构探测技术应用于不同...
-
03 jun
方显杨课题组揭示葡萄球菌bap蛋白经由相变形成功能性淀粉样纤维及介导生物被膜形成…
近年来,由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已对全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全球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无法用传统抗生素治疗的细菌感染,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的死亡病例远超过由艾滋病和肺结核引起的死亡病例总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往往与其能形成生物被膜密切相关。人们很早就在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发现一种被称作生物被膜相关蛋白(biofilm associated proteins)的细胞表面蛋白bap,bap在介导...
-
29 apr
刘万里教授与其合作者发现一类全新的免疫系统危险信号 (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家…
2021年4月26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教授、药学院张永辉研究员、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张勇研究员通力合作,在免疫学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plos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法尼基焦磷酸作为新型免疫系统危险信号引起急性细胞坏死”(farnesyl pyrophosphate is a new danger signal inducing acute cell death)研究长文。该论文致力于探寻全新免疫学损伤相关模式分子,联合运用分子免疫学、细...